A:
除了上述列举,ZStack还有很多强大功能,更多精彩尽在ZStack企业版。
汇集各版本的特色功能介绍,用户可以了解ZStack每个版本的特色功能以及发展历程。 包括:用户手册、运维手册、技术白皮书、cli命令使用手册和ctl命令使用手册。这些手册主要介绍了ZStack的架构特点、功能优势、安装部署、使用指南、以及管理运维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案。若用命令行方式使用ZStack,将会展开另一片新天地。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实践教程,例如:《快速安装教程(新手快速入门)》、《升级教程》、《混合云使用教程》、《多管理节点物理机高可用教程》、《企业管理使用教程》、《灾备服务使用教程》、《迁移服务使用教程》、《裸金属管理使用教程》等。涵盖场景十分丰富多变,实践操作也很简单便捷,协助用户分分钟快速上手。 它是ZStack的核心,主要从API层面带你认识ZStack,了解之后,会对ZStack有更深刻的认知。 摘选出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集锦,并给出解决方案。 更高的视角,更深入的探讨,它说的是ZStack,又不仅仅是ZStack,可帮助用户拓展视野,对云计算IaaS有更透彻的理解。
A:ZStack支持带硬件虚拟化特性的x86和ARM架构服务器、工作站或台式机,支持主流的Intel或AMD的处理器。
A:ZStack支持基于CentOS 7.4/7.6深度定制的ZStack定制版ISO。
A:暂不支持,ZStack目前支持基于CentOS 7.4/7.6深度定制的ZStack定制版ISO。
A:最小安装只需要一台服务器,同时作为管理节点和计算节点;生产环境建议分离部署。ZStack只需一台管理节点,就可以管控所有的硬件资源。
A:4CPU、8G内存、200G主存储、200G镜像服务器空间。最小配置仅适用于测试环境。
安装基于CentOS 7.4/7.6深度定制的ZStack定制版ISO并安装ZStack企业版管理节点。 安装基于CentOS 7.4/7.6深度定制的ZStack定制版ISO并安装ZStack社区版管理节点。 安装基于CentOS 7.4/7.6深度定制的ZStack定制版ISO并安装ZStack计算节点必备软件包。 安装基于CentOS 7.4/7.6深度定制的ZStack定制版ISO并配置本地源,用户可自定义系统用途。
A:下载最新的ZStack定制版ISO,首次安装系统时,建议选择企业版管理节点模式。操作系统安装完毕后,重启系统会自动安装企业版管理节点。
若数据库root密码采用自定义非空密码,请执行以下命令进行升级:[root@localhost ~]# bash ZStack-installer-3.10.0.bin -u
[root@localhost ~]# bash ZStack-installer-3.10.0.bin -u -P MYSQL_ROOT_PASSWORD
[root@localhost ~]# yum --disablerepo=* --enablerepo=zstack-local install zstack-manager [root@localhost ~]# bash ZStack-installer-3.10.0.bin -E
[root@localhost ~]# yum --disablerepo=* --enablerepo=zstack-local,qemu-kvm-ev groupinstall zstack-host
[root@localhost ~]# rpm -e zstack-host [root@localhost ~]# yum --disablerepo=* --enablerepo=zstack-local install zstack-manager [root@localhost ~]# bash ZStack-installer-3.10.0.bin -E
A:获取最新的企业版许可证,更换许可证即可。
[root@localhost ~]# rm -rf /usr/local/zstack
[root@localhost ~]# bash ZStack-installer-3.10.0.bin -D #安装ZStack企业版
之前由普通用户切换root用户时,使用了
sudo
ERROR: please use sudo or root user FAIL Reason: failed to start zstack
import getpass user = getpass.getuser() print user
su
并非使用sudo su
,su
只是shell认为切换了root用户,但是相关的环境变量并没有切换。
sudo
允许命令在当前用户下以root的超级权限来执行。su
允许切换为root用户,但是相关的用户环境并没有切换到root下去。sudo su
以root权限切换到root用户下。
A:可以,但是网络需要连通,建议云主机的节点使用桥接。云主机节点运行管理节点更为合适,配置不低于4CPU、8G内存。
A:可以。在全局设置的基本设置中修改云主机CPU模式为host-passthrogh,透传物理主机的虚拟化特性。
管理节点启动时间与节点配置资源有关,在云主机上安装ZStack才出现时间过长的情况。 时间过长不代表安装启动失败,time out报错后请先使用
zstack-ctl status
查看状态。如果为stopped状态,使用zstack-ctl start
启动即可;如果为unknown状态,需要先使用zstack-ctl stop
停止,再使用zstack-ctl start
启动。
[root@localhost ~]# bash zstack-installer.bin -r /home/zstack
当前系统使用的ISO版本不适合升级此安装包,需要升级对应的ISO才可继续升级ZStack。
mount: /dev/loop0 is write-protected, mounting read-only /root Current release c76 not matched the new ISO c74, Use zstack-upgrade -r xxx.iso to update current repo, Use zstack-upgrade -a/--add_repo xxx.iso to add a new repo
wget http://cdn.zstack.io/product_downloads/scripts/zstack-upgrade
wget http://cdn.zstack.io/product_downloads/iso/ZStack-x86_64-DVD-3.10.0-c76.iso
bash zstack-upgrade ZStack-x86_64-DVD-3.10.0-c76.iso
A:请使用最新的ZStack定制版ISO安装升级。
ZStack进行升级时,默认会备份当前ZStack核心文件和数据库到对应目录。
cp /usr/local/zstack/upgrade/2017-11-09-15-41-52 /root -r
cp /usr/local/zstack/db_backup/2017-11-09-15-42-43/backup.sql /root
zstack-ctl dump_mysql
zstack-ctl stop rm -rf /usr/local/zstack
bash ZStack-installer-3.10.0.bin -D
zstack-ctl stop mv /usr/local/zstack/apache-tomcat/webapps/zstack /usr/local/zstack/apache-tomcat/webapps/zstack-bk cp /root/2017-11-09-15-41-52/zstack /usr/local/zstack/apache-tomcat/webapps -r chown zstack:zstack /usr/local/zstack/apache-tomcat/webapps/zstack -R
cat /root/backup.sql |mysql -u root -p zstack.mysql.password zstack
zstack-ctl start
[root@hostname ~]# du -sh /var/lib/zstack/prometheus/data/ //查看监控数据大小 [root@hostname ~]# zstack-ctl stop [root@hostname ~]# kill -9 `ps -ef |grep prometheus|awk '{print $2}'` [root@hostname ~]# rm -rf /var/lib/zstack/prometheus/data [root@hostname ~]# zstack-ctl start
[root@mn-1 ~]# du -sh /var/lib/zstack/prometheus/data/ //查看监控数据大小 [root@mn-1 ~]# zsha2 stop-node [root@mn-1 ~]# kill -9 `ps -ef |grep prometheus|awk '{print $2}' [root@mn-1 ~]# rm -rf /var/lib/zstack/prometheus/data [root@mn-1 ~]# zsha2 start-node
A:不支持使用非官方ISO安装计算节点,请使用ZStack定制版ISO安装。
A:为了获取更好的产品体验,请使用Chrome 49,Firefox 52 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zstack-ctl status
命令确认管理节点服务是否运行正常。[root@localhost ~]# zstack-cli #进入cli命令 admin>>> LogInByAccount accountName=admin password=password #登录cli,默认用户名密码为:admin/password
在ZStack首页点击admin信息的修改密码按钮进行修改。
[root@localhost ~]# zstack-ctl reset_password --password NEW_PASSWORD #更改密码(NEW_PASSWORD为新密码)
[root@localhost ~]# zstack-cli #进入cli命令 admin>>> LogInByAccount accountName=admin password=password #登录cli,默认用户名密码为:admin/password admin>>> UpdateAccount uuid=36c27e8ff05c4780bf6d2fa65700f22e password=NEW_PASSWORD #修改密码(NEW_PASSWORD为新密码)
[root@localhost ~]# zstack-ctl config_ui --server-port 8888 #修改UI服务端口为8888 [root@localhost ~]# zstack-ctl config_ui --webhook-port 8888 #改webhook主机端口,与UI服务端口保持一致 [root@localhost ~]# zstack-ctl stop_ui #停止UI服务 [root@localhost ~]# zstack-ctl start_ui #启动UI服务
在会话超时时间。
[root@localhost ~]# zstack-cli #进入cli命令 admin>>> LogInByAccount accountName=admin password=password #登录cli,默认用户名密码为:admin/password admin>>> UpdateGlobalConfig name=session.timeout category=identity value=720000 #将登录的过期时间改成200小时
在最大会话数的值。
QueryGlobalConfig name~=session
,可以看到关于最大会话数的限制为500。{ "category": "identity", "defaultValue": "500", "description": "Max number of sessions management server accepts. \ When this limit met, new session will be rejected", "name": "session.maxConcurrent", "value": "500" }
UpdateGlobalConfig category=identity name="session.maxConcurrent" value=1000
[root@localhost ~]# zstack-ctl configure locale=en_US #切换语言,en_US表示英文;zh_CN表示中文 [root@localhost ~]# zstack-ctl restart_node #重启管理节点,配置生效
A:ZStack支持设置HTTPS方式登录UI,以及恢复HTTP方式登录,详情请参考《HTTPS方式登录UI使用教程》。
A:在终端中执行egrep "vmx|svm" /proc/cpuinfo
命令,如果有输出代表支持硬件虚拟化。
A:ZStack的DHCP服务与目前机房已经配置的DHCP服务不冲突。但ZStack里面的云主机使用的网络段不可与当前环境内已经使用的IP范围重叠,如果发生重叠,可能发生IP地址冲突。
A:如果镜像里原本的hostname是localhost,DHCP会主动将hostname修改成与IP地址相关。例如:云主机IP地址为192.168.12.3,那么云主机hostnme会变成192-168-12-3。
A:如果镜像里面原本的hostname不是localhost,那么DHCP将不会分配新的hostname,而是使用原本的hostname。
在
[root@localhost ~]# zstack-ctl configure consoleProxyOverriddenIp=MANAGEMENT_NODE_PUBLIC_IP_ADDRESS [root@localhost ~]# zstack-ctl restart_node
A:修改控制控制台代理地址即可,方法同上。
ReserverIpRange
的API,如果希望ZStack从已经设置的IP Range中保留几个特定的IP地址,可以在UI界面创建指定的虚拟IP方式来保留IP使用。CreateVip
这个API。[root@localhost ~]# zstack-cli #进入cli命令 admin>>> LogInByAccount accountName=admin password=password #登录cli,默认用户名密码为:admin/password admin>>> CreateVip l3NetworkUuid=YOU_L3_NETWORK_UUID name=for_reserver requiredIp=a.b.c.d
A:在
主要原因是qcow版本不一致。原始的qcow2创建版本使用的qemu-img为较新版本,现在创建时使用的为较旧版本,旧版本不支持新版本。
uses a qcow2 feature which is not supported by this qemu version: QCOW version 3
qemu-img convert -o compat=0.10 -f qcow2 -O qcow2 centos6-cloud-init.qcow2 centos-st-ssh-key.qcow2
A:可以。ZStack支持停止状态的云主机修改MAC地址。
A:创建云主机时可以指定MAC地址。停止云主机后,可在配置信息界面,点击网卡右侧的 来设置或更改MAC地址。
A:机房计划性下电/上电、机房意外断电恢复的详细步骤,请参考机房电力运维章节。
A:在DHCP情况下会随机重新分配IP。
在彻底删除时延的值。
[root@localhost ~]# zstack-cli #进入cli命令 admin>>> LogInByAccount accountName=admin password=password #登录cli,默认用户名密码为:admin/password admin>>> UpdateGlobalConfig category=vm name=expungePeriod value=3600 #将彻底删除时延设置成3600秒
A:可以。在云主机页面,选中一个运行中的云主机,点击更多操作,选择加载/卸载ISO。
创建VM时,可能会遇到一个云主机挂载多个网络的情况,这时进入console可看到多块网卡,但没有发现IP。 每个网络对VM来说就是一块网卡,把网络加载到VM上,等价于把一块物理网卡插到一台Server上。因此使用 ifconfig命令就能看到eth设备了。如果没有看到IP,说明网卡插上了,但并没有配置好。
# 将配置文件中的eth0替换为eth1,并删除其中的uuid信息 cp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sed -i 's/eth0/eth1/g' ifcfg-eth0 sed -i '/UUID*/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ifconfig
查看,第二块网卡也有IP了。如果在云主机上挂载多个网络,重复以上操作即可。
A:ZStack提供V2V迁移服务,支持将基于KVM的源云平台的云主机及数据完整迁移至ZStack云平台。详情请参考《迁移服务使用教程》。
A:在
A:大多数情况下,云主机的IP地址由DHCP自动分配。对于需要指定IP的用户,可参考以下步骤设置:停止云主机,然后进入云主机详情页,在配置信息页面选中云主机挂载的某网卡点击 。
可能原因是使用了错误的Windows Virtio驱动。 解决方案: 目前ZStack定制版ISO里已经集成了可用的Windows Virtio驱动,解压此ISO,添加此Windows Virtio驱动作为ISO镜像到镜像服务器中,然后挂载此ISO,安装对应的qemu-guest-agent即可。
return code: 1 stdout: stderr: error: internal error: unable to execute QEMU agent command 'guest-set-user-password': The command guest-set-user-password has not been found
ssh-keygen -f /usr/local/zstack/apache-tomcat/webapps/zstack/WEB-INF/classes/ansible/rsaKeys/id_rsa -N "" //命令中""为两个英文双引号
chown -R zstack.zstack /usr/local/zstack/apache-tomcat/webapps/zstack/WEB-INF/classes/ansible/rsaKeys
ept=0
,如:options kvm_intel nested=1 ept=0 #vim /etc/modprobe.d/kvm-nested.conf
#rmmod kvm_intel
#modprobe kvm-intel ept=0 unrestricted_guest=0
A:可使用以下方式设置云主机CPU模式:在云主机CPU模式的值为host-model。
A:云主机内存过低时,创建或迁移云主机可能变成Paused状态。
删除/var/lib/zstack/pickledb/下面的consoleProxy文件,再次重连控制台代理。
"description": "Cannot do an IO operation(e.g. network IO error, file IO error)", "details": "I/O error on POST request for \"http://127.0.0.1:7758/console/establish\": Connect to 127.0.0.1:7758 [/127.0.0.1] failed: Connection refused; nested exception is org.apache.http.conn.HttpHostConnectException: Connect to 127.0.0.1:7758 [/127.0.0.1] failed: Connection refused","$$hashKey": "object:1344"
A:如果本物理主机上的云主机 IP互通,而且云主机所在网卡的物理主机之间也互通,应该是跨物理主机的云主机之间不通,很可能交换机出现问题。
A:请在创建网络时指定DNS地址。
两台物理机hostname相同。KVM云主机在线迁移依靠hostname进行确认物理机,若hostname相同即被认定为同一台物理机。 建议对物理机设置不同的hostname。若遇到以上报错,请联系官方技术支持获取帮助。
{ "error": { "code": "HOST.1009", "description": "Failed to migrate vm on hypervisor", "details": "failed to migrate vm[uuid:90bb61f55e774f5f89c9e1ea46db7661] from kvm host[uuid:e5105c61114a4efe8bcc025f744226bd, ip:10.0.247.244] to dest host[ip:10.0.197.238], unable to migrate vm[uuid:90bb61f55e774f5f89c9e1ea46db7661] to qemu+tcp://10.0.197.238/system, internal error: Attempt to migrate guest to the same host localhost.domain.com" }, "createdTime": 1488170137857, "type": { "_name": "key.event.API.API_EVENT" }, "id": "e6bcd7c33ad9446b919e11cd647fc8dc" }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Guest OS为Linux的云主机上,这是因为缺少ACPID服务(用于处理电源相关事件的守护进程)。KVM云主机安装Linux系统默认是没有安装ACPID服务的,所以不会做处理,关机一分钟后被ZStack杀掉云主机进程强行关闭。
[root@kvm_client_00 ~]# yum install acpid -y # 重新启动ACPID服务,安装后默认加入到开机启动。 [root@kvm_client_00 ~]# /etc/init.d/acpid restart
https://ubuntu.pkgs.org/16.04/ubuntu-universe-amd64/qemu-guest-agent_2.5+dfsg-5ubuntu10_amd64.deb.html
dpkg -i <package.deb> //<package.deb>为下载的2.5版本的qemu-ga离线deb包
chrony.serverIp.0 = 172.20.0.10
的选项来定义(假设时间同步服务器为172.20.0.10)。
A:支持。详情请参考《用户手册》的系统扩容章节。
lspci -s xx:xx -v
检查GPU驱动信息,是否被物理机使用
详情请参考《用户手册》的创建云主机章节。
UseDNS no #GSSAPI options GSSAPIAuthentication no
/etc/init.d/sshd restart
重启sshd服务。
A:新创建的Windows云主机需安装对应版本的virtio网卡驱动并重启。
A:
Assertion `ret == cpu >kvm_msr_buf->nmsrs`failed
FS0: CD EFI CD centos shimx64-centos.efi
例如:ftp://172.20.0.10/pub/zstack-image.qcow2 例如:ftp://zstack:password@172.20.0.10/pub/zstack-image.qcow2 例如:sftp://root:password@172.20.0.10/pub/zstack-image.qcow2 例如:sftp://root@172.20.0.10/pub/zstack-image.qcow2 例如:file:///opt/zstack-dvd/zstack-image-1.4.qcow2
下载镜像时,有时因为镜像过大或者网络等原因导致镜像下载太慢超时报错。 如果执行了下载操作,就会在镜像服务器上启用http服务。当UI上显示超时,甚至关闭管理节点时(镜像服务器不在管理节点所在的host),并不影响服务继续运行。 因此,如果时间过长不用担心。后台会自动下载完成,下次继续添加该镜像时会迅速完成。
BLNSVR -I
命令。
A:以c76版本为例,在管理节点/opt/zstack-dvd/x86_64/c76/目录,内置zstack-windows-virtio-driver.iso镜像
A:写缓存模式属于全局设置参数,修改后重启生效。如果需要为单个云主机设置写缓存,可以先修改缓存模式再创建云主机,再还原原来的缓存模式
A:在ZStackUI界面,进入 页面,将显卡类型设置为vga,然后重启云主机。
A:Ceph存储卷采用raw格式,创建镜像需要做全量数据拷贝。可以在创建云主机镜像后导出镜像,自行转换为qcow2格式,最后重新导入ImageStore镜像服务器。
lspci
可以看到此网卡,但是云主机的操作系统使用时,可通过以下方法识别网卡:
完成后输入命令[root@VM-web ~]#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root@VM-web network-scripts]# vim ifcfg-eth1 ... TYPE=Ethernet BOOTPROTO=dhcp NAME=eth1 DEVICE=eth1 ONBOOT=yes ...
:wq
保存并退出。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重启网络配置生效,即可识别新添加网卡。
A:随着磁盘使用过程,这个actualsize可能会不断增加,在 页面,展开某一云盘详情页,然后点击真实容量后面的刷新按钮进行同步。
A:可以扩大磁盘后启动,建议先备份镜像。
A:使用本地存储的用户,可使用如下方法迁移云盘: 在
A:安装viostor存储控制器和vioscsi磁盘控制器。
A:数据云盘是建立在主存储上,需要在云主机里安装Virtio驱动。
A:ZStack采用增量盘的模式。镜像从镜像服务器下发到主存储作为镜像缓存,以此为base创建云主机。这些云主机均使用同一base。
云主机加载/卸载云盘是动态操作,而云主机的/etc/fstab是静态配置文件。如果加载云盘后修改云主机fstab文件,对该云主机在线创建镜像,使用该镜像创建其它云主机时,由于fstab文件没有相应的挂载信息,所创建的云主机会hang住无法启动。
# chmod +x /etc/rc.d/rc.local # mount -U <文件系统UUID> <目标挂载路径>
A:当云盘是qcow2格式时,云盘的真实容量会累加快照容量。
A:在终端中执行egrep "vmx|svm" /proc/cpuinfo
命令,如果有输出代表支持硬件虚拟化。
A:BIOS中默认开启硬件虚拟化支持。如果有修改,需要在BIOS中打开Intel Virtual Technology或Secure Virtual Machine选项,保存并退出。
A:可在计算节点执行virsh version
命令,查看Qemu和Libvirt版本。
A:管理节点或者服务重启后,需要重新建立与各硬件资源的连接,此过程需要耗时间重新部署相关代理程序。
A:修改管理节点IP地址、数据库IP地址、消息总线IP地址的详细步骤,请参考修改管理节点IP地址章节。
A:如果计算节点IP地址发生变化,可使用以下方式快速修改计算节点IP地址:在物理机IP旁边的编辑按钮进行快速修改,修改后物理机会自动重连。
A:如果镜像服务器IP地址发生变化,可使用以下方式快速修改镜像服务器IP地址:在镜像服务器IP旁边的编辑按钮进行快速修改,修改后镜像服务器会自动重连。
zstack-ctl status
又显示为Running状态的情况。系统提示例如:no management-node-ready message received within 120 seconds, \ please check error in log file /tmp/zstack_installation.log
[root@localhost ~]# zstack-ctl start_node --timeout 300
A:将管理节点迁移到另一台物理机的详细步骤,请参考切换管理节点章节。
A:重新安装管理节点后恢复原来配置的详细步骤,请参考计算节点升级为管理节点章节。
[root@localhost ~]# zstack-ctl change_mysql_password --root-password zstack.mysql.password --user-name zstack --new-password password
物理机进入维护模式,共享存储上的云主机会自动迁移到其它物理机上。未迁移的云主机将会被强制关闭。 物理机进入维护模式,共享存储上的云主机会自动迁移到其它物理机上。如果物理机上还存在运行中的云主机,则进入维护模式失败。 停止使用某个物理机,后续云主机不能在此物理机上创建,且已关闭的云主机不能再启动,目前运行中的云主机不受影响。
假如集群挂载的二层网络指定的设备是eth1,但是物理机的网卡设备号发生变化,不存在eth1,那么此物理机将无法重连成功。
ZStack中很多服务需要SSH连接,包括添加物理机、存储、搭建管理节点HA等。由于用户网络等问题,这些服务的操作可能因为SSH连接超时而提示time out的错误。 主要是由于对IP地址进行DNS校验产生延时。
UseDNS no #GSSAPI options GSSAPIAuthentication no
/etc/init.d/sshd restart
重启sshd服务。
使用 先尝试检查/usr/local/zstack/apache-tomcat/webapps/zstack/WEB-INF/classes/zstack.properties的配置。
zstack-ctl start
启动ZStack时提示错误:zstack-ctl status
查看状态时显示 MySQL is not running
使用DB.url = jdbc:mysql://10.0.0.18:3306 DB.user = zstack DB.password = zstack.password
mysql -u zstack -pzstack.password -h 10.0.0.18 -P 3306
检测能否访问。
A:在无状态的服务情况下,请求者不再需要询问何处发送请求;当新的服务实例加入或旧的服务实例脱离的时候,服务也不再需要交换状态。 假如某个操作删除了物理机的br_eth0(即:物理机连接L2网络的网卡),由于ZStack里所有的物理机均无状态,只要重连物理机即可。其实物理机硬盘上没有固定的配置文件,它在内存中。重连物理机后会重新生成配置文件。
A:ZStack本身的备份只需备份数据库即可。
zstack-ctl dump_mysql
命令,会执行一次备份;crontab -l
命令,每天凌晨以及中午12:30均会备份一次数据库。保留最新的14个备份,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为安全考虑建议进行异地远程备份。30 0,12 * * * zstack-ctl dump_mysql --keep-amount 14
新添加物理机时出现如下报错: 该物理机没有enp2s0网卡,请确认网卡名是否填写正确。
{"org.zstack.header.host.APIAddHostEvent":{"success":false,"apiId":"75b0774fc7b94007ac1ba274e6ed5eb3","headers":{"schema":{}},"error":{"code":"HOST.1000","cause":{"code":"HOST.1003","cause":{"code":"SYS.1006","description":"An operation failed","details":", failed to check physical network interfaces[names : enp2s0] on kvm host[uuid:fab977f38e024e6e86f048a4090845f8, ip:192.168.10.11]"},"description":"An error happened when connecting to host","details":"connection error for KVM host[uuid:fab977f38e024e6e86f048a4090845f8, ip:192.168.10.11]"},"description":"Unable to add host","details":"connection error for KVM host[uuid:fab977f38e024e6e86f048a4090845f8, ip:192.168.10.11]"},"createdTime":1489036864392,"type":{"_name":"key.event.API.API_EVENT"},"id":"8f1d551677c44788953eae7255eda54b"}}
ERROR:could not insert 'kvm_intel':Operation not supportednnnstdout
cat /proc/cpuinfo | grep "vmx|svx"
命令,查看开启虚拟化情况:
A:Shared Mount Point主存储要求你的计算节点挂载同一个NFS服务,并且挂载到本地计算节点相同的目录。
A:Ceph类型是无树状,快照点之间没有依赖关系,恢复快照会丢失当前状态,使用了Ceph的Snap Clone方法。
一般是计算节点连接Ceph时,丢失密钥,需要删除密钥,重连物理机。 例如:获取uuid为03b5ee0d-df21-46d2-9927-7c930333cb70
内部错误:could not get value of the secret for username 'zstack' using uuid 'ee5b6375-4564-446b-ac53-c94ea4e13904'
virsh secret-list
获取其uuid。root@ceph-host ~]# virsh secret-list UUID Usage -------------------------------------------------------------------------------- 03b5ee0d-df21-46d2-9927-7c930333cb70 ceph 03b5ee0d-df21-46d2-9927-7c930333cb70
virsh secret-undefine 03b5ee0d-df21-46d2-9927-7c930333cb70
删除其密钥。[root@ceph-host ~]# virsh secret-undefine 03b5ee0d-df21-46d2-9927-7c930333cb70 secret 03b5ee0d-df21-46d2-9927-7c930333cb70 deleted
/etc/init.d/zstack-kvmagent stop
停止管理节点agent。[root@ceph-host ~]# /etc/init.d/zstack-kvmagent stop 2017-05-08 10:07:57,590 DEBUG [zstacklib.utils.shell] /sbin/iptables-save 2017-05-08 10:07:57,596 DEBUG [zstacklib.utils.iptables] removed empty chains:[] 2017-05-08 10:07:57,598 DEBUG [zstacklib.utils.shell] /sbin/iptables-restore < /tmp/tmpBW4mWX Stop Daemon... Stop Daemon Successfully stop zstack kvm agent .... SUCCESS
A:建议管理主机和物理主机系统版本一致,所有物理主机系统版本必须一致。
A:只需备份数据库。执行命令 zstack-ctl dump_mysql
手动备份管理节点数据库。
A: ZStack中,允许一个集群添加两个主存储。当主存储类型不同时,例如:一个LocalStorage和一个NFS。再次创建云主机,root盘将默认创建在LocalStorage,data盘将默认创建在NFS。
A:在BIOS里面,Boot Settings,从BIOS模式修改为UEFI模式,即可解决。
A:当系统上有多个网卡和IP地址时(例如一个内网,一个外网),ZStack默认选择系统默认路由使用的网卡IP地址。[root@ceph-host ~]# zstack-ctl configure management.server.ip=${MANAGEMENT_IP} //${MANAGEMENT_IP}是用户希望指定的IP地址 [root@ceph-host ~]# zstack-ctl restar_node //重启管理节点服务
ifconfig br_eth0_25 配置的IP
分别为两个物理机上的不同网桥配置一个IP地址arping -I br_eth0_25 配置的IP
判断是否连通,如不通,需要进一步检查交换机是否配置正确ip addr del 配置的IP dev br_eth0_25
删除IP配置
[root@10-0-5-87 ~]# kill -HUP `pgrep collectdmon [root@10-0-5-87 ~]# service virtlogd restart [root@10-0-5-87 ~]# service libvirtd restart [root@10-0-5-87 ~]# service zstack-kvmagent restart
A:ImageStore类型的镜像服务器,可通过UI方式重新添加该镜像服务器。在添加镜像服务器界面,勾选获取已有镜像按钮。
内核执行kvm_zap_rmapp时崩溃。 具体可参考红帽官网文档。
options kvm_intel pml=0
;echo "options kvm_intel pml=0" >>/etc/modprobe.d/kvm.conf
Prometheus.versionMode=none
zstack-ctl restart
重启管理节点服务。
A:删除无用镜像,点击
failed to remove gim.ko, , modprobe: FATAL: Module gim not found
[root@localhost ~]# wget https://github.com/GPUOpen-LibrariesAndSDKs/MxGPU-Virtualization/archive/master.zip #下载依赖包 [root@localhost ~]# unzip master.zip #解压文件 [root@localhost ~]# cd MxGPU-Virtualization-master [root@localhost MxGPU-Virtualization-master]# make [root@localhost MxGPU-Virtualization-master]# cp gim.ko /lib/modules/3.10.0-693.11.1.el7.x86_64/ [root@localhost MxGPU-Virtualization-master]# depmod [root@localhost MxGPU-Virtualization-master]# modprobe gim
A:支持40G、千兆、万兆等,云平台环境建议千兆以上。
A:不支持,这种配置会造成网络异常。
Flat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提供DHCP服务,所以会占用一个IP地址。 当用户不想使用该服务的时候,可以删除对应L3 network但是该provider所占用的IP地址并不会被主动释放。可用以下方法回收该IP地址,并消除对应的影响。
ip netns
ip netns delete xxxx
,xxxx是步骤一输出的对应的namespaceebtables -F
pkill dnsmasq
,把所有DHCP server杀死
A:建议分离,安全性会更高,网络负载分配更合理。如果网络资源不足,可以放在一起。
A:用户服务器新添加万兆网卡,一个网卡有两个光电模块。必须保证这两个光电模块的品牌型号一致,且与网卡匹配,才能同时识别。
"description": "A message or a operation timeout", "details": "[Async Http Timeout] url: http://10.10.10.253:7272/init, timeout after 300000[MILLISECONDS], command: {\"uuid\":\"78183b0a46094e30bc8a6128b30ee8cb\",\"restartDnsmasqAfterNumberOfSIGUSER1\":0}" }
A:扁平网络、云路由网络、VPC网络都是由Flat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扁平网络服务模块)提供分布式DHCP服务。
A:只要物理主机和云主机在一个大二层网络中,且处于相同的网络段,就可以互通。扁平网络、公有网络都可以。
A:ZStack使用VPC路由器/云路由器提供负载均衡服务,主要是访问虚拟IP相关的服务,实际由后台一系列云主机提供服务。Netscaler更贴近于Web服务应用交付相关。
A:可以,1- 4094端口可用。ZStack支持一个网卡上创建多个L2 vlannetwork,要求连接交换机后配置成trunk且允许相应的vlan通过。
A:VLAN互相通信需要在交换机上配置。
A:检查网卡名填写正确,要求相同集群下的物理机具有相同的网卡名才能二层网络才能创建成功。
然后再参考最开始配置网络添加bond。[root@host ~]# ip link set br_XXX down //停止创建的网桥 [root@host ~]# brctl delbr br_XXX //删除网桥 [root@host ~]# rm -f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r_XXX //删除网桥配置文件 [root@host ~]# zs-vlan -d bond0 XX //删除VLAN子接口 [root@host ~]# zs-bond-ab -d bond0 //删除错误的bond
A:ZStack3.1.0及以后版本支持IPv6,创建云主机可选择IPv4、IPv6 或双栈类型的网络地址。
A:安全组基于白名单机制, 如果新建安全组没有设置任何规则,默认所有的外部访问禁止进入安全组内的云主机,安全组内云主机访问外部不受限制。
A:支持。创建计算规格或云盘规格的时候支持设置QoS,也可在云主机配置界面进行修改。磁盘QoS设置范围为:1MB/s~100GB/s;网卡QoS设置范围为:8Kbps-30Gbps
A:可以。云主机多出口的场景下,可以设置多个弹性IP来提供不同场景访问的需求。
登录VMware ESXi控制台打开VMware ESXi 5.0的ssh服务,用ssh登录 VMware ESXi 后在config文件(vi /etc/vmware/config),在末尾加入
vhv.enable = “TRUE”
命令。vhv.enable = "TRUE"
命令。
A:需要在VMware的vSwitch设备上打开混杂模式,并填写Vlan号。
A:使用vCenter创建的云主机作为ZStack的管理节点和计算节点时,需要把vSwitch属性的 修改为接受。
vCenter环境需要先创建分布式交换机:VC CLUSTER HOST dvswitch。如果需要ZStack来接管vCenter,vCenter必须能先创建dvSwitch;ZStack创建云路由网络也基于dvSwitch。
"org.zstack.vmware.APIAddVCenterMsg": { "domainName": "192.168.0.16", "name": "VC", "username": "administrator@vsphere.local", "password": "******", "https": "true", "zoneUuid": "631998da879f4b63b484876138c87a6a", "session": { "uuid": "5cec7c53f71344858a30186dd0d8280a", "callid": "api-mMa45Vw7" } } } { "success": false, "apiId": "476e659189ef4097b98dcf0ed4adc51c", "headers": { "api-id": "476e659189ef4097b98dcf0ed4adc51c", "schema": {} }, "session": { "callid": "api-mMa45Vw7", "uuid": "5cec7c53f71344858a30186dd0d8280a" }, "error": { "code": "SYS.1006", "description": "An operation failed", "details": "No dvSwitch found", "$$hashKey": "object:672" }, "createdTime": 1496300098050, "type": { "_name": "key.event.API.API_EVENT" }, "id": "872c5d4ab75e4fd88a69bec0f90b41fe" }
A:ZStack仅接管vcenter资源,提供一个管理入口,并不影响其原有资源。
A:支持。可使用以下方式修改云主机控制台模式: 在
A:在监控数据保留周期和监控数据保留大小的值,用于设置管理节点 prometheus数据保留时间。
systemctl restart prometheus
命令重启监控服务。
A:授权过期不会自动关闭云主机,但平台不能再进行任何操作。重新获取授权可继续使用。
A:在管理节点执行zstack-ctl reset_password --password NEW_PASSWORD,NEW_PASSWORD替换为新密码。
学习路径
ZStack 产品学习路径
快速梳理文档,点击相应文本链接,快速跳转到相应文档的页面,学习 ZStack 产品。
商务咨询:
400-962-2212 转 1售后咨询:
400-962-2212 转 2商务联系:
sales@zstack.io商务咨询:
400-962-2212 转 1商务联系:
channel@zstack.io商务咨询:
400-962-2212 转 1售后咨询:
400-962-2212 转 2商务联系:
sales@zstack.io下载链接已发送至您的邮箱。
如未收到,请查看您的垃圾邮件、订阅邮件、广告邮件。 当您收到电子邮件后,请点击 URL 链接,以完成下载。感谢您使用 ZStack 产品和服务。
成功提交申请。
我们将安排工作人员尽快与您取得联系。感谢您使用 ZStack 产品和服务。
立即体验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
商务咨询:
400-962-2212 转 1售后咨询:
400-962-2212 转 2商务联系:
sales@zstack.io成功提交申请。
我们将安排工作人员尽快与您取得联系。感谢您使用 ZStack 产品和服务。